黑色星期五海淘退货难 海淘退货有哪些门槛
“双11”的包裹还没有收齐,美国“黑色星期五”又来了!
中国的11月28~29日,就是传说中的“黑色星期五”,美国零售市场全年最大促销折扣季的代表日。以前,“黑色星期五”跟中国消费者也没多大关系,但是现在,跨境网购俨然如星星之火般呈燎原之势。中国“海淘族”对美国亚马逊等购物网站早已轻车熟路,碰上人家大促,当然不能放过。
“‘双11’才过去,我的信用卡已经刷爆了。再买就得动用老公的了。”在深圳上班的“海淘达人”小露告诉记者,自己很喜欢“海淘”,吃喝穿用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“海淘”回来的,价格便宜并且能买到国内没有的好东西是海淘的重要理由。“去年在美国亚马逊购买的裙子和打底裤套装,连邮费只花了人民币200多元,而同样质量的衣服在深圳商场里售价不低于500元。”但是,小露也说道,跨境海淘买东西,最麻烦的是买起来容易退起来难,流程也比国内网购复杂。
“海淘”退货到底有哪些门槛呢?记者打开亚马逊“黑色星期五”网页的海外购专场,随机点开几个商品,每一个商品下都标注着“海外购商品不适用7天无理由退换货”,只适用美国亚马逊的退货政策。不仅是亚马逊,淘宝、京东等网站也是如此。一家美国代购网店的店主表示,除非是质量有大问题,否则货物售出一概不退。在该店首页的细则中还特别注明,代购商品为折扣店购买,性价比高,但线头、污点、折痕等小瑕疵无法避免,并要求消费者考虑清楚后再购买。
记者还发现,在亚马逊的退货政策中,存在众多不能无理由退货的商品种类,包括食用类商品(例如食品、保健品、饮料、药品、酒类、奶粉、婴儿辅食)、贵重类商品(例如手表、珠宝、奢侈品等)、个人护理、贴身类商品(例如计生用品、美护、内衣、贴身袜裤等)、虚拟类商品(例如礼品卡、手机充值、游戏点卡等充值类商品,以及门票、机票、旅游套餐等一次性消费服务类商品等)、特殊类商品(例如运营商合约手机以及订制品、鲜活易腐类商品等),不适用于无理由退货。
对于消费者来说,海淘的商品有时不是不能退,而是根本就“退不起”。深圳李女士曾在网上一美国直邮店里买了一件400多元的大衣,半个多月才拿到衣服,李女士试过之后认为不好看,于是与卖家商量退货,卖家同意了,但邮费要李女士自己掏。“我查了一下,EMS从深圳到美国,收费200元左右,这衣服不止半公斤呢,再添点钱都可以在深圳买件不错的了。”最后,李女士还是决定不退了,转手300元卖给了朋友。
业内人士称,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,本属于美国的商家促销战也让中国的“海淘族”们兴奋备战,但消费者在享受优惠的同时必须承担风险,如长途跋涉快递丢失、海关检查额外收税等“沉没成本”。在此,海淘资深人士提醒,在“买买买”之前,消费者最好多看一些攻略,做足功课。
阅读更多资讯,请关注妈咪网!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妈咪网无关。妈咪网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妈咪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及时联系我们(客服邮箱:mamichina@126.com),我们将尽快予以有效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。